为什么你企业的CRM系统,总像“没启动”?作者:傲融软件小编 | 时间:2025/07/31 15:47:16
现在哪个企业手里没套CRM系统?可不少老板都在头疼:花了钱上系统,客户该流失还是流失,销售业绩也没见增长,甚至有人抱怨“用CRM比不用还麻烦”。其实CRM不是“买来就能用”的工具,它像台精密的机器,少了哪个零件、没按对流程,都转不起来。今天就聊聊,那些让CRM“歇菜”的常见问题,到底出在哪。
一、连“要它干嘛”都没想好,怎么可能有用?
很多企业上CRM,是因为“别人都在用”——同行买了,自己也赶紧跟风,至于“用它解决什么问题”,压根没琢磨过。
比如销售团队明明最缺“客户跟进提醒”,系统却塞满了复杂的报表功能;客服需要“快速调取客户历史投诉”,系统里客户资料却乱得像堆废纸。员工打开系统,不知道该填什么、该看什么,久而久之,就把CRM当成了“不得不应付的任务”,要么随便填点数据,要么干脆不用。
关键是先定目标:别贪多,先想清楚“最想通过CRM解决什么”。比如“这个季度先把客户资料理清楚,别再丢客户”“让销售每天花5分钟记跟进,避免漏单”,把目标拆成具体的小事,系统才能“有的放矢”。
二、员工“不会用”,再好的系统也白搭
有企业买了功能超强的CRM系统,却没给员工做培训——销售对着界面发呆,不知道“客户标签怎么加”;新人来了没人带,连“怎么查老客户信息”都要问半天。
更糟的是,有些老员工习惯了“记在笔记本上”,觉得“用系统是多此一举”,甚至偷偷抵触。结果就是:系统里的数据永远是旧的,真正有用的信息还藏在个人手里,CRM成了“摆设”。
得让员工“愿意用、学得会”:别搞长篇大论的培训,针对不同岗位做“小课”——比如给销售讲“3步记好跟进记录”,给客服讲“10秒调出客户历史对话”;再找几个“积极分子”当榜样,让他们分享“用CRM省了多少事”,慢慢带动大家。
三、数据“乱七八糟”,系统自然“帮不上忙”
CRM的核心是数据,但很多企业的系统里:客户电话是空号,成交记录标错金额,同一个客户在系统里有3个重复档案……这样的数据别说分析了,看着都头疼。
有人说“数据错了是员工没认真填”,其实根源可能在流程:比如没明确“客户资料必须填哪些字段”,员工随便填几个字就提交;或者没有定期清理数据,时间久了“垃圾数据”越堆越多。最后管理者想通过系统看“哪些客户有潜力”,出来的结果根本没法信。
数据得“管起来”:先定规则——比如“客户资料至少要填电话、需求、来源”,填不全就提交不了;再安排人定期检查,删掉重复的、更新过期的;还可以用系统的“自动提醒”,比如客户生日快到了,提醒销售发祝福,顺便更新下客户近况,数据自然就“活”起来了。
四、老板“不重视”,下面就“应付事”
见过这样的企业:老板自己从不用CRM,开会时从不问“系统里的数据怎么样”,却要求员工必须每天填。员工心里清楚“老板都不看,填了也白填”,自然敷衍了事。
其实高层的态度直接决定CRM的“生死”——如果老板在会上说“今天看CRM里的数据,发现XX客户该跟进了,销售部重点盯一下”,甚至自己带头在系统里看报表、提意见,员工就知道“这东西真有用”,才会认真对待。
高层要“带头用”:不用做太多,定期在系统里看数据、用数据说话,比如“这个月新客户里,30%来自老客户推荐,说明转介绍做得不错”,让大家看到“系统能帮决策”,积极性自然就起来了。
五、系统“水土不服”,越用越累
有些企业选CRM时,只看“功能多不多”,不管“合不合自己的流程”。比如做定制化服务的企业,需要“记录客户特殊需求”,却选了个主打“标准化流程”的系统,员工为了填数据,不得不跳过3个无关步骤,久而久之就嫌麻烦。
还有的系统操作太复杂:想查一个客户的订单,要点5次鼠标;填跟进记录时,弹窗弹个不停。员工本来1分钟能做完的事,用系统要花5分钟,自然会抵触。
选系统要“量体裁衣”:先列清楚自己的“必需要求”,比如“能在手机上快速打卡”“客户资料能随手拍照片上传”,再去找匹配的系统;如果系统有多余功能,大胆关掉,界面越简单越好——好用,比“高级”更重要。
六、“用一阵就不管了”,系统慢慢“生锈”
CRM不是“上线就完事”的项目,就像养植物,得定期浇水施肥。但有些企业上线后,既不看“员工用得顺不顺”,也不管“功能够不够用”。
比如过了半年,业务从“线下销售”变成“线上线下结合”,原来的CRM没法记录“线上咨询客户”,却没人想着调整;员工多次反馈“报表太复杂,看不懂”,也没人优化。时间一长,系统跟不上业务变化,自然就被淘汰了。
得有“持续优化”的意识:每个季度找员工聊一聊,问问“用系统时最烦什么”;看看数据——如果“客户跟进记录”的填写率越来越低,可能是流程太麻烦了,赶紧简化;如果业务变了,及时给系统“加功能”,比如新增“线上客户标签”。
七、忘了“客户”,CRM就成了“内部游戏”
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是:很多企业把CRM当成“管理员工的工具”,却忘了它本该“帮客户解决问题”。
比如系统里记了一堆“客户公司规模、成交金额”,却没记“客户上次说‘希望送货时间提前1天’”;客服收到客户投诉,在系统里填了记录,却没人跟进处理。这样的CRM,就算数据再全,也留不住客户——毕竟客户在意的是“自己的需求有没有被重视”,而不是“企业的系统有多先进”。
把“客户反馈”放进系统核心:比如在CRM里加个“客户需求登记”功能,销售听到客户提建议,马上记进去,客服能看到;客户投诉后,系统自动提醒负责人“24小时内回复”,进度实时更新。让系统成为“连接客户和企业的桥梁”,而不是“内部的数据仓库”。
到底,CRM系统能不能发挥作用,不在于系统多贵、功能多强,而在于“有没有想清楚怎么用”“有没有让大家愿意用”“有没有盯着客户需求用”。
从定个小目标开始,让员工学得会、用得顺;定期看看数据、听听反馈,让系统跟着业务走;最后别忘了,所有操作都该围着“客户满意”转。做到这些,CRM才不是“摆设”,而是能帮企业攒客户、提业绩的“真帮手”。